欄目
首頁 > 植物科學 > 課堂教學

植物生理學填空

1、缺水時,根冠比(    );N肥施用過多,根冠比(    );溫度降低,根冠比(    )。

2、肉質果實成熟時,甜味增加是因為(    )水解為(    )。

3、種子萌發可分為(    )、(    )和(    )三個階段。

4、光敏色素由(        )和(        )兩部分組成,其兩種存在形式是(        ) 和(        )。

5、根部吸收的礦質元素主要通過(        )向上運輸。

6、植物細胞吸水有兩種方式,即 (     )和 (     )。

7、光電子傳遞的最初電子供體是(        ),最終電子受體是(        )。

8、呼吸作用可分為(     )和(     )兩大類。

9、種子成熟時,累積磷的化合物主要是(        )。
1 上升、下降、上升          2 澱粉、糖      3 吸脹、萌動、發芽      4 生色團、蛋白團(或脫輔基蛋白)、Pr、Pfr      5  導管      6 滲透吸水、吸脹吸水      7  H2O、NADP+     8 有氧呼吸、無氧呼吸      9 植酸或非丁

1.RUBP羧化酶具有______ 和   ______ 的特性。
2.赤黴素和脫落酸生物合成的前體都是甲瓦龍酸,它在長日照下形成______  ,而在短日照下形成______ 。
3.細胞分裂素主要是在______ 中合成。
4.土壤中可溶性鹽類過多而使根係呼吸困難,造成植物體內缺水,這種現象稱為______  。
5.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  ______,感受春化作用的部位是  ______ 。
6.促進器官衰老、脫落的植物激素是_____ 和 ______ 。
7.光合作用中,電子的最終供體是______   ,電子最終受體是______ 。
8.根係兩種吸水動力分別是______ 和______ 。
9.光敏素最基本的光反應特性是照射______ 光有效,______ 光即可消除這種效果。
10、組成呼吸鏈的傳遞體可分為______  傳遞體和______ 傳遞體。
11、植物光周期現象與其地理起源有密切關係, 長日照植物多起源於高緯度地區;在中緯度地區______  植物多在春夏開花,而多在秋季開花的是  ______  植物。
 1.羧化…加氧;     2.GA…ABA;     3.根;     4.生理幹旱;
 5.葉片…莖尖;     6.ABA…乙烯;   7.H2O…NADPH+H+
 8.根壓…蒸騰拉力;    9.紅…遠紅光;    10.氫…電子;
 11.長日照…短日照.
1、植物生理學是研究                 的科學,屬於              範疇,因此,其主要研究方法是                  。
2、水分沿著導管或管胞上升的下端動力是                 ,上端動力是          。由於              的存在,保證水柱的連續性而使水分不斷上升。這一學說在植物生理學上被稱為            。
 3、CAM植物的氣紮夜間          ,白天          ,夜間通過          酶羧化CO2生成大量的          運往          貯藏,黎明後又轉入細胞質,氧化脫羧,所以傍晚的pH值          ,黎明前的pH值          。
 4、光合作用中澱粉的形成是在      中進行的,蔗糖的合成則是在     中進行的。
 5、光呼吸的底物是      ,光呼吸中底物的形成和氧化分別在       、      和     這三個細胞器中進行的。
 6、類萜是植物界中廣泛存在的一種       ,類萜是由       組成的,它是由        經甲羥戌酸等中間化合物而合成的。
 7、黑澤(E.Kurosawan)在1926年研究       時發現了赤黴素。1938年,藪田(T.Y.abuta)和住木(Y.Sumiki)從         分離出2種赤黴素結晶。
8、植物組織培養的理論依據是              。一般培養其的組成包含五大類物質,即          、          、          、          、和          。
9、植物生長的相關性主要表現在           、           和           三個方麵。
10、大麥種子萌發時由胚中形成        運輸至          ,誘導         形成,分泌至   
中。促進         水解為          。

1、植物、特別是高等植物生命活動規律和機理      實驗生物學       實驗法
2、根壓,工蒸騰拉力,水分子內聚力大於水柱張力,內聚力學說(或蒸騰——內聚力——張力學說)。
3、開啟   關閉   PEP羧化酶   蘋果酸   液泡    高    低
4、葉綠體   細胞質
5、乙醇酸   葉綠體   過氧化體  線粒體
6、次生植物物質   異戌二烯  乙酰COA
7、水稻惡苗病     赤黴菌。
8、植物細胞全能性。無機營養物(大理元素、微量元素);蔗糖,Vit;有機附加物,植物激素(生長物質)
9、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主莖頂芽與側枝側芽;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
10、GA    糊粉層細胞      α-1澱粉酶     胚乳     澱粉   麥芽糖
1、有機物分配總的方向是由源到庫,具有                  、                  和                   3個特點。
2、植物         和            同化產物的部位或器官稱為代謝源,簡稱“源”,主要指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片、萌發種子的胚乳等。
3、有機物長距離運輸的部位是                ,運輸方向有                      和                     。
4、對植物生長有促進作用的植物激素有IAA、              和                  。
5、1955年,Skoog F等首次從高壓滅菌的鯡魚精子DNA中分離出               ,Letham DC和Miller CO在1963年首次從                       中分離出天然的細胞分裂素類物質,即為                   。
6、下列生理過程中,哪兩類激素相拮抗:
①氣孔開閉                     ;      ②葉片脫落                   ;
③種子休眠                     ;      ④頂端優勢                    。
7、IAA和Eth的生物合成前體都為             ;GA和ABA的生物合成前體相同,都是                ,它在            條件下合成GA,在             條件下合成ABA。
8、在植物器官的再分化過程中,通常存在“兩類激素控製植物器官分化的模式”,其內容為: CTK/IAA比值高時,主要誘導         的分化;比值低時,主要誘導         的分化;比值適中時,則主要誘導                  的形成。
9、植物生長的相關性主要表現在                                     、                        和               3個方麵。
10、植物幼年期向成熟期的轉變是從莖的           向           轉變,所以,實生果樹越是          和              的器官,階段發育越深,階段年齡越大,宜於嫁接繁殖。
11、種子成熟期間的物質變化,大體上與種子萌發時的變化             ,植物營養器官的養料以                的                  狀態運往種子,在種子中逐步轉化並積累起來。
12、脅變可以分為                和               。自由基的特征是                 ,其最大特點是                            。
13、植物在水分脅迫時,通過滲透調節以適應之,最常見的兩種滲透調節物質是                    和                        。
1、同側運輸,就近運輸,向生長中心運輸;
2、製造,輸出;
3、韌皮部篩管,雙向(上下)運輸,橫(側)向運輸;
4、GA,CTK;
5、KT,未成熟玉米種子,ZT;
6、①CTK-ABA,②IAA-Eth,③GA-ABA,④IAA-CTK;
7、氨基酸,甲羥戊酸(甲瓦龍酸),LD,SD;
8、芽,根,愈傷組織;
9、頂芽與側芽(主莖與側枝),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
10、基部,莖尖,上部,外圍;
11、相反,可溶性,低分子化合物;
12、彈性脅變,塑性脅變,帶有不成對的電子,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
13、脯氨酸,甜菜堿。
二、  填空(每題1分,20分)
1、未形成液泡的細胞靠         吸水,當液泡形成以後,主要靠       吸水。
2、光合作用是一個氧化還原過程,其反應的特點是       、       、       。
3、影響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有        、        、        和        等。
4、萜類種類中根據__________數目而定,把萜類分為單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萜和多萜等。
5、同化產物在機體內有3種去路,分別為          、          和          。
6、脫落酸的主要生理作用,促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提高_______________。
 1、吸脹作用,滲透性
2、水被氧化為分子態氧    CO2被還原到糖的水平   同時發生日光能的吸收、轉化與貯藏。
3、.溫度;氧;二氧化碳;機械損傷
4、異戊二烯,倍半萜、雙萜、三萜
5、合成貯藏化合物,代謝利用,形成運輸化合物 
6、脫落  休眠  氣孔關閉  抗逆性
1、水分沿著導管或管胞上升的下端動力是                 ,上端動力是          。由於              的存在,保證水柱的連續性而使水分不斷上升。這一學說在植物生理學上被稱為            。
2、影響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有        、        、        和        等。
3、在植物體中,含量居有機化合物第二位的是_________,僅次於纖維素。
4、韌皮部裝載過程有2條途徑:          和          。
5、植物體內的胞間信號可分為        、          兩類。
6、種子萌發必須有適當的外界條件,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7、對植物有毒的氣體有多種,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等。
1、根壓,蒸騰拉力,水分子內聚力大於水柱張力,內聚力學說(或蒸騰——內聚力——張力學說)。
2、溫度;氧;二氧化碳;機械損傷
3、木質素
4、質外體途徑,共質體途徑。
5、物理信號,化學信號
6、足夠的水分、充足的氧氣、適當的溫度、光 
7、SO2  NO  O3
1、光合作用中心至少包括一個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才能導致電荷分離,將光能轉為電能。
2、為了解決以下各題,應選用哪些植物激素或生長調節劑⑴插枝生根______,⑵促使胡蘿卜在當年開花______,    ⑶除去雙子葉雜草_______。
3、礦質元素對光合作用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因為N和Mg是______的組成成分;Cl和Mn是________所必需的,而電子傳遞體中的_______含有Fe,____含有Cu。
4、將GA施於正在萌發的去胚大麥粒上,會誘導______,如果此時加入環已酰亞胺,則會抑製_________。
5、根據外界因素如何作用於植物,生長運動可分為______  和______,前者又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6、環境汙染按汙染物存在的場所可分為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以______和______危害麵積較廣,同時也易於轉變為________。
7、植物激素的三個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植物在環境保護的作用有_______和_______。
9、對海藻來說,平衡溶液是______。
1、原初電子供體,作用中心色素分子,原初電子受體)以及開花等生理過程。
2、生長素類,赤黴素類,2、4-D
  3、葉綠素,光合放氧,細胞色素,質體藍素
  4、x-澱粉酶,x-澱粉酶的形成
  5、向性運動,感性運動,向光性,向地性,向化性,向水性
  6、大氣汙染,土壤汙染,水汙染,水汙染,大氣汙染,土壤汙染
  7、植物體內合成,從產生之處運送到別處,對生長發育產生顯著作用的微量有機物
  8、淨化環境,環境監測
  9、海水
1、植物吸水有三種方式:____,____和____,其中____是主要方式,細胞是否吸水決定於____。
    2、植物發生光周期反應的部位是____,而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____。
    3、葉綠體色素按其功能分為____色素和____色素。
    4、光合磷酸化有兩種類型:_____和______。
    5、水分在細胞中的存在狀態有兩種:____和____。
    6、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大致可分為三大過程:⑴_____,它的任務是____;⑵________,它的任務是_________;⑶________,它的任務是_________。
  7、土壤水分稍多時,植物的根/冠比______,水分不足時根/冠比_____。植物較大整枝修剪後將暫時抑製  ______生長而促進______生長。
    8、呼吸作用中的氧化酶_________酶對溫度不敏_________酶對溫度卻很敏感,對氧的親和力強,而______酶和______酶對氧的親和力較弱。
    9、作物感病後,代謝過程發生的生理生化變化,概括起來
         ⑴_________,⑵__________ , ⑶_________。
1、代謝性吸水  滲透吸水  吸脹作用  滲透吸水  水勢差
2、莖尖  葉子
3、作用中心色素  聚光色素
4、非循環式光合磷酸化,循環式光合磷酸化
5、束縛水  自由水
6、原初反應  光能的吸收、傳遞與轉換  電子傳遞和光合磷酸化   將電能轉為活躍的化學能  碳同化  將活躍的化學能轉換為穩定的化學能
7、小  大  地下部分  地上部分
8、黃酶  細胞色素氧化酶  酚氧化酶  黃酶
9、水分平衡失調  呼吸作用加強  光合作用下降  生長改變
1、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中,屬於大量元素的有_______  微量元素的有___________。此外還有一些對植物生長有利的元素如___________。
2、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本質上是氧化還原過程,其還原劑是______,氧還劑是______;光反應是在_____進行的,暗反應是在______進行的。
3、對SO2敏感的植物有_____,抗性中等的有_____,抗性強的有______。
4、當相鄰兩個細胞連在一起時,水分移動的方向取決於這兩個細胞的________。
5、植物對逆境的抵抗,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______, 如______;另一種是______如______
6、南方的長日植物引種到北方,應選擇_____品種;
    南方的短日植物引種到北方,應選擇_____品種;
    北方的長日植物引種到南方,應選擇_____品種;
    北方的短日植物引種到南方,應選擇_____品種。
7、影響有機物分配規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種。
8、肉質果實成熟時,其生理生化變化可以歸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9、通過春化的主要外界條件是______,此外還必需_____________等條件。

1、N、P、K、Ca、Mg、S;
Fe、Mn、B、Zn、Cu、Mo、Cl;
    Si  (Co  Se  Na  V)
2、H2O;CO2;類囊體膜上;基質
3、苔蘚等  桃樹等  夾竹桃等
4、水勢差
5、避免  仙人掌等  忍受  某些苔蘚  藻類等
6、晚熟  早熟  早熟  晚熟
7、供應能力  競爭能力  運輸能力
8、果實變甜  酸味減少  香味產生  由硬變軟  色澤變豔  澀味減少
9、低溫  長日照
1. 某種植物每製造 10 g幹物質需消耗水分 5000 g,其蒸騰係數為       ,蒸騰效率為       。
2. 在植物生理研究中常用的完整植物培養方法有            、            和            。
3. 光合作用CO2同化過程包括             、            、           三個大的步驟。
4. 糖酵解是在細胞            中進行的,它是            和            呼吸的共同途徑。
5. 1955年,F、skoog等人首次從高壓滅菌的鯡魚精子DNA中分離出        。
6. 種子的吸水分為三個階段,即             、           和                   。
 7. 農作物中C4植物有         、         、        等。
8. 若細胞內的腺苷酸全部以ATP形式存在時,能荷為       。若細胞內的腺苷酸全部以ADP形式存在,能荷為       。
1. 500 g, 2 g
2. 土培法、水培法、砂培法
3. 羧化階段;還原階段;更新階段
4. 細胞基質;有氧呼吸;無氧呼吸
5. 激動素
6. 急劇吸水、吸水停止、胚根長出後重新迅速吸水。
7. 甘蔗;玉米;高梁
8. 1;0.5
1.植物生理學是研究                 的科學,屬於              範疇,因此,其主要研究方法是                  。
2. 植物細胞吸收礦質元素的三種方式為            、            和            。
3. 光呼吸中底物的形成和氧化分別在         、        和        等三種細胞器中進行的。
4. 植物呼吸過程中,EMP的酶係位於細胞的          部分,TCA的酶係位於線粒體的        部位,呼吸鏈的酶係位於線粒體的         部位。
5. 到現在為止,能解釋篩管運輸機理的學說有三種:          、          和          。
6. 光敏色素有兩種類型          和          ,          是生理激活型,其中______吸收紅光後轉變為______。
1. 植物、特別是高等植物生命活動規律和機理      實驗生物學       實驗法
2. 被動吸收,主動吸收,胞飲作用
3. 葉綠體;線粒體;過氧化物體
4. 細胞基質;線粒體基質;脊
5. 壓力流動學說,胞質泵動學說, 收縮蛋白學說
6. 紅光吸收型(Pr) 遠紅光吸收型(Pfr),Pfr ,Pr,Pfr。
1. 蒸騰作用的途徑有      、      和      。
2. 亞硝酸還原成氨是在細胞的       中進行的。對於非光合細胞,是在        中進行的;而對於光合細胞,則是在             中進行的。
 
3. 葉綠素與類胡蘿卜素的比值一般是      ,葉綠素a/b比值是:c3植物為       ,c4植物為       ,而葉黃素/胡蘿卜素為      。
 
4. 無氧呼吸的特征是     ,底物氧化降解      ,大部分底物仍是     ,因釋放          。
5. 類萜是植物界中廣泛存在的一種       ,類萜是由       組成的,它是由        經甲羥戌酸等中間化合物而合成的。
6. 引起種子重量休眠的原因有           、           和           。
1. 氣孔蒸騰,角質層蒸騰,皮孔蒸騰
2. 質體,前質體,葉綠體
3. 3:1   3:1 4:1 2:1
4. 不利用O2   不徹底   有機物的形式     能量少
5. 次生植物物質   異戌二烯  乙酰COA
6. 種皮限製;種胚育不完善;萌發抑製物質的存在。
1. 設有甲、乙二相鄰的植物活細胞,甲細胞的4s =-10巴,4p=+6巴;乙細胞的4s=-9巴,4p=+6巴,水分應從         細胞流向        細胞,因為甲細胞的水勢是           ,乙細胞的水勢是               。
2. 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需要三種元素參與,它們是        、      和       。
3. 葉綠素a吸收的紅光比葉綠素b偏向        方麵,而在蘭紫光區域偏向      方麵。
4. 光呼吸的底物是      ,光呼吸中底物的形成和氧化分別在       、      和     這三個細胞器中進行的。
5. 在電子傳遞過程中,電子由NADH+H+脫氫傳遞到UQ的反應為        所抑製,由Cyt.b傳遞到Cyt.c的反應為         所抑製;由Cyt.a.a3傳遞到O2的反應為         所抑製。
6. 種子萌發時必需的外界條件是           、           和           。此外,還有一些種子的萌發綜上述條件外,還需要           的刺激。
1. 乙、甲、-4巴,-3巴
2. Fe、Mo、Co
3. 長光波  短光波
4. 乙醇酸   葉綠體   過氧化體  線粒體
5. 魚藤酮    抗黴素A    氰化物CO等
6. 適當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氧氣;光照或黑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