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首頁 > ManBetX > 科研進展

植物進化曆史:《遠古的蔥蘢——古植物王國》


地球上的第一朵花什麼時候出現的?為什麼煤炭北方多南方少?在日常生活中,雖然人們會接觸各種植物,但實際上大家對植物的了解和關注卻遠遠少於動物。近日,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專家編纂的《遠古的蔥蘢——古植物王國》正式出版,從科普的角度係統反映了植物進化曆史。

《遠古的蔥蘢》是一部地球生命綠色征程的史詩,從地球最早期(距今38億年)出現原核細胞和藍細菌開始,一路領略多細胞藻類、苔蘚植物、裸蕨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一直到今天繁花似錦、五彩繽紛的被子植物世界。這也是目前國內第一本較係統、較全麵介紹植物進化曆史和古植物的科普書籍。

地球作為生命唯一的家園,在過去的長達近四十億年的曆史中,產生了無數奇妙的生命。在日常生活中,雖然人們會觸及各種植物,從飯桌上的蔬菜,到路邊的花草樹木,可謂無處不在,但實際上人們對植物的了解和關注卻遠遠少於動物。《動物世界》等一係列電視片深深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即使是在兒童啟蒙時期,人們也是拿各種動物來教孩子們去認,這是大象,那是長頸鹿……

實際上,植物在地球生物曆史中的地位十分高,是改造地球環境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地球曆史的最早期,大氣中氧氣極少,甚至沒有,隻有藻類特別是植物出現之後,它們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為動物的出現提供了物質基礎。再到後來,隨著植物成功登上陸地,大地開始變得生機勃勃。森林的繁盛不斷改變著地球的環境,大氣中的氧含量達到了曆史的高點,為大型節肢動物的出現創造了條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被植物源源不斷地固定了下來,埋藏在大地之下,成為億萬年後人類工業革命的動力來源——煤炭。

花是美麗的象征,代表了植物世界繁殖策略的最高水平。美豔的花朵不僅讓大地顯得更加美麗,而且造就了龐大的昆蟲家族。蝴蝶們的翩翩起舞、蜜蜂們的嗡嗡作響,無不是在為花的怒放奏響美妙的交響曲。後來,草本植物的興起,以馬為代表的食草動物經曆了巨大的變革;人類的祖先也為了適應開闊環境,離開賴以為生的叢林,一直走到今天。

在植物影響了人類的進程的同時,人類也在不斷改造這植物世界,農業的產生是人類的進程大大加快,同時也影響了無數植物的命運,水稻、小麥、玉米等從偏於一隅的小草,成為了遍及世界各地的重要作物。

雖然植物是地球生態係統的基石,是我們人類以來生存的基礎,但植物的重要性並未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人們對植物的曆史也知之甚少。正因為此,撰寫了這本係統反映植物進化曆史的科普書——《遠古的蔥蘢——古植物王國》。

《遠古的蔥蘢》就是一部地球生命綠色征程的史詩,從地球最早期(距今38億年)出現原核細胞和藍細菌開始,一路領略多細胞藻類、苔蘚植物、裸蕨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一直到今天繁花似錦、五彩繽紛的被子植物世界。

《遠古的蔥蘢》是目前國內第一本較係統、較全麵介紹植物進化曆史和古植物的科普書籍,對於引導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思考植物生存和進化之道。從書中,可以找到究竟什麼是植物?植物是這樣進化而來的?真菌為何不是植物?植物是如何、何時登上陸地的?最早的種子、最早的樹、最早的花出現於何時?……等一係列問題的答案。

相關報道:鐵樹為啥硬?不想給恐龍吃掉

據現代快報(胡玉梅):世界第一朵花什麼時候開的?所有植物起源於海洋還是陸地?是先有森林還是先有草原?……這些問題你考慮過嗎?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傅強等編撰的《遠古的蔥蘢——古植物王國》近日出版,從科普的角度講述了“古植物家族”的故事。傅強說,其實,南京也是“古植物”化石的富礦,發現了古銀杏、蘇鐵、蕨類植物化石等。

怕成恐龍食物,鐵樹葉子變硬

地球上原本沒有氧氣,植物的出現有了光合作用,才有了氧氣。大約在地球最早期(距今38億年)出現了原核生物和藍細菌開始,之後漸漸出現了多細胞藻類、苔蘚植物、裸蕨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一直到今天繁花似錦、五彩繽紛的被子植物世界。

植物最早是生活在海洋裏的,後來才漸漸出現在陸地上。最早的陸生維管植物化石是產自4.2億年前的頂囊蕨。

地球上的植物和動物也是相伴相生,甚至鬥智鬥勇。傅強介紹,一些植物為了防止自己成為動物口中的“美食”,就演化得很“巧妙”。

在“古植物家族”中,蘇鐵和銀杏家族“遺傳”到現在,是植物界的活化石。蘇鐵就是鐵樹,葉子堅硬,向外擴張,種子被葉子保護在中心。蘇鐵為啥長成這樣?傅強介紹,這和恐龍有關。在侏羅紀時代,恐龍是霸主,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都是恐龍。恐龍有食肉的,也有食草的。“鐵樹長成這樣,恐怕就和恐龍有關係。為了繁衍後代,鐵樹的葉子非常硬,這樣恐龍難以下咽;同時,種子被保護在中間,恐龍也難吃到。”

傅強說,為了保護自己,很多植物甚至有毒,這樣動物不敢吃,於是保全了實力。

不要讓植物像秤錘樹一樣在野外滅絕

傅強說,南京地區的古植物化石豐富,紫金山、棲霞山片區有豐富的植物化石,包括古銀杏、蘇鐵、蕨類等。

《遠古的蔥蘢——古植物王國》最後寫到了植物世界的未來。“植物在為人類所用的同時,也麵臨著生存環境遭受破壞,麵臨滅絕。”

傅強舉例說,秤錘樹是南京特有的樹木,這種樹直立而稍斜展,葉橢圓形至橢圓倒卵形,花果都下垂,秋後葉落,宿存下垂果實,宛如秤錘滿樹,所以取名秤錘樹。秤錘樹是1928年發現的中國特有的植物,模式標本采集於南京幕府山,秤錘樹種也是我國植物學家發現的第一個新屬。“它曾經分布在幕府山、燕子磯、江浦老山以及句容寶華山一帶,生於海拔300—400米丘陵山地。但如今,秤錘樹已經在野外滅絕了,僅有南京、上海、杭州、武漢、青島、黃山等地植物園有少量栽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