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首頁 > ManBetX > 万博手机登录app

堅持35年 他隻為種“冬蟲夏草”

 曆經23年研究,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楊大榮及其團隊於2006年首次人工培育了68條冬蟲夏草,2017年達到了1萬多條。今年3月份種出近2萬條,有7公斤。

  10多年野外觀察 搞清冬蟲夏草生活史

  早在1983年,由楊大榮主持的項目組就開始在白馬雪山進行蟲草人工培育研究,這是當時雲南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後因技術難題,項目於1991年終止實施。然而,楊大榮和項目組成員張燦明依然鍥而不舍地進行研究。

  通過10多年的雪山野外調查和實驗觀察,楊大榮和項目組成員終於搞清楚了冬蟲夏草的生活史。他們希望能在人為的環境下培育出冬蟲夏草,但是難度不小。蝙蝠蛾幼蟲是冬蟲夏草唯一的寄主,它需要特殊的環境,溫度一旦高於20℃就大規模死亡,最佳生活溫度是10℃~14℃之間。就算在香格裏拉海拔3200多米的基地裏,夏天也需要人工降溫。到了冬天,蝙蝠蛾需要在零下2℃的環境裏過冬,這樣來年開春病菌才會少。蝙蝠蛾特容易感染擬青黴,隻要一條蟲感染了馬上就傳染開,容易全軍覆沒;另一個困難就是如何讓蝙蝠蛾幼蟲“感染”上冬蟲夏草孢子,成功地從蟲體上長出“草”(子實體)來。

  通過對這一係列困難的攻克,楊大榮等人解決了蝙蝠蛾的室內外養殖難關,到2000年已成功養殖了幾萬條蝙蝠蛾。之後的難題就是怎麼讓蝙蝠蛾感染冬蟲夏草孢子,直到2006年才人工培育了68條冬蟲夏草,然後逐年增加。今年,蟲卵已達2億枚左右,幼蟲500多萬條,3月份時采收蟲草近2萬條,有7公斤。

  擴建20多畝地 放下去300多萬條蟲

  2013年6月26日,楊大榮及其項目組成員正式掛牌成立香格裏拉市宜康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蟲草蝙蝠蛾養殖規模從幾十萬擴大到幾百萬。

  今年,宜康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又在海拔4500米的雪山草甸擴建了20多畝地,放下去300多萬條蟲。“如果明年產量好,就向牧民示範推廣。”他說,現在3至6齡幼蟲很多,將近400~500公斤,室內產生的冬蟲夏草孢子有限,不能全部感染幼蟲,幼蟲基本用不完,雖然國內有20多家高校、科研單位和公司購買一部分,但還是剩很多,隻有把一部分蟲子做成凍幹蟲。

  8月20日舉辦的第四屆雲南省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上,楊大榮還上台進行了項目展示。他說,冬蟲夏草人工繁殖是一項長遠艱苦的曆程,需要攻克多重難關,資金就是其中一關。他們希望通過創業大賽吸引投資方,從而擴大蟲草種植規模。

  現在冬蟲夏草人工養殖技術難關已經攻克,但是資金上仍有所短缺。如果有投資,計劃做個500畝的示範種植,把蝙蝠蛾投放到自然環境裏,看看長成冬蟲夏草的數量。要是這個模式行,看到有收益牧民就會來種了,就能在青藏高原牧區大量推廣。這樣能提高牧民收入,逐漸恢複高寒草甸的蝙蝠蛾和蟲草菌自然資源,不斷生產出地道的冬蟲夏草藥材。

  假蟲草花樣多 還用上了3D打印技術

  受利益驅使,市場上各種假蟲草不少。楊大榮從辦公室收納櫃裏拿出來20多盒保存完好的冬蟲夏草,其中很多就是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做出來的假冬蟲夏草。

  他說,有的是用硫磺和其他藥水,把非冬蟲夏草的蟲草熏至成冬蟲夏草顏色;雕製出蟲草模型,然後用麵粉、青稞粉、黃豆粉壓製成冬蟲夏草形狀,頭上的子實體就用未開放的黃花菜等菜芽和草芽假扮;還有的用上了3D打印技術,用品相好的蟲草作為母本,塑料、麵粉做原料,打印出來真假難分。

  那麼,如何分辨真假冬蟲夏草呢?他說,真的蟲頭和草頭是自然生長在一起的,而假的有粘連痕跡;其次可以通過氣味來辨別,真的蟲草可以聞到淡淡的腥香氣味,而假的沒有特殊氣味,有的還有劣質香精的氣味,或者魚腥味;如果從腹部斷開,真蟲草有明顯的腸腔,假的沒有。再者,從口感上也可以分辨,真的入口脆如青豆,愈嚼愈香,香味類似香菇的甘甜;而假的放到嘴裏嚼會有嚼幹草的硬碎、磨牙感,經唾液潤濕後,不但沒有香菇的香味,還會有泥土味的感覺。

  據悉,早在2012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了《冬蟲夏草用於保健食品試點工作方案》,要求試點企業按照要求組織開展試點相關工作。然而,到了2016年3月份,食藥監局明確要求停止試點工作。今年以來,再次重申“冬蟲夏草不屬於保健品”。

  新聞延伸

  藥中黃金

  冬蟲夏草是一種蟲生真菌,是我國特產的二級保護生物,今年再次被國家定為極易危物種,生長地為青藏高原內的海拔3000米至5100米的雪山草甸。蟲草蝙蝠蛾在土壤中產卵,孵化為幼蟲,幼蟲依靠取食高寒草甸生長的株芽蓼、圓穗蓼、小大黃、黃芪、金臘梅、紫花杜鵑等植物嫩根芽生長。長到3至5齡期,冬蟲夏草菌種侵入幼蟲體內,吸收幼蟲體內的營養,並在幼蟲體內不斷繁殖,致使幼蟲體內充滿菌絲,被感染菌種的蝙蝠蛾幼蟲在冬季來臨前逐漸在土壤表層中死亡,幼蟲頭部長出錐形雪白色的小菌芽越冬,待第二年開春,雪山積雪融化菌芽長出地麵就是冬蟲夏草,從蟲卵到生長成蟲草,周期一般為3年至4年,海拔4700米以上地區生長周期5年至6年。 在我國主要產於青海、西藏、四川、雲南、甘肅的高寒地帶和雪山草原。據了解,目前我國的冬蟲夏草自然資源量僅為25年前的3%~10%;50%以上的冬蟲夏草分布地區資源已經枯竭;現有冬蟲夏草分布的地區也大量減少,不足25年前的10%。

  本報記者 楊質高  實習生 郭金夢 木瓊曉 攝影報道

  原文鏈接:http://ccwb.yunnan.cn/html/2018-09/07/content_1240550.htm?div=-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