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首頁 > ManBetX > 万博手机登录app

藥膳同源的奇異植物——海濱木巴戟

 海濱木巴戟(Morinda citrifolia L.)又名海巴戟、諾麗果、巴戟天、黃木巴戟等,具有多種稱謂,是茜草科巴戟天屬植物。海巴戟的種子非常的輕,千粒重約70g,能隨水漂流,漂到哪裏就長到哪裏。因此,除太平洋熱帶島嶼、澳大利亞等原產地外,在我國海南島、西沙群島及台灣島均有分布,中科院西雙版熱帶植物園(以下稱“版納植物園”)有引種栽培。 

  海巴戟有許多神奇之處,首先是它的果實。海巴戟的果實屬聚合果,即由許多小果實聚集在一起,果皮上的點點就是最好的證明,每個點代表這個地方曾經開過花,也代表一個果實,隻不過這些果實都長在一起,湊成一個整體。因這些點點很像雞眼,海巴戟又有雞眼果之稱。在植物界具有類似果實的植物很多,如受人喜愛的水果桑葚、菠蘿、草莓等。海巴戟的果實幼時綠色,成熟時先變成白色後變成黃白色,可食用,但成熟變軟會散發出惡臭味,不太讓人容易接受。不過,可別小看這家夥,據說在太平洋島嶼的居民就拿海巴戟來當做主食,而東南亞及澳洲的原著居民用鮮果沾鹽生吃或是把果實用咖喱煮來吃,在夏威夷、馬來西亞及波利尼西亞的原住民用其做保健飲料。 

  除了果實奇特,用作食品、飲料之外,海巴戟還具有許多重要的藥用價值,是具有醫療功效的熱帶果樹。隨著科技的進步,海巴戟的神奇功效逐漸被揭開,有研究表明,海巴戟的葉含有許多抗氧化、黃酮類等化學成分、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及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果實中含有大量的賽諾寧是人體細胞生化反應的重要物質。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海巴戟具有抗細菌、抗真菌、抗腫瘤及提高免疫力等多種功效。因此,海巴戟成為研究的熱點,用其果實開發的果汁飲料是一種高機能、高營養的功能性飲料。在西雙版納有引種栽培的海巴戟,當地人喜歡用其果實來泡酒,作為藥酒飲用。在果實由綠變白或淺黃白色變軟前采摘果實,後將其切片曬幹,以作備用之需。泡酒時再佐以大棗、枸杞,一壺上等的藥酒就炮製成功。 

  版納植物園對海巴戟有引種栽培,種源地有美國、泰國、老撾、越南、多米尼克以及中國的廣東等地,主要分布在南藥園、野生蔬菜園、綜合二區、藤本園等專類園區。不同來源地的海巴戟,在版納植物園的栽培表現出不同的適應性,在低溫寒冷天氣有的表現較好的抗逆性,能順利度過低溫冷害天氣,如南藥園種植的來源泰國的種源,而有的海巴戟不能承受低溫冷害天氣,如種植在野生食用蔬菜園來源於老撾的海巴戟抗寒性較差,在低溫天氣有死亡現象,這可能是由於微環境的改變導致的。因海巴戟具有較大的藥用價值,在泰國、緬甸和美國開發出多種保健飲料食品,楊清等對版納植物園引種於泰國栽培的海巴戟進行了較為係統的研究,認為引種該海巴戟在雲南熱區的栽培是適應的,可作為經濟植物推廣種植。因此,海巴戟無論是作為奇花異卉展示或者經濟作為推廣種植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海巴戟的果實

海巴戟的種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