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植物園再次發表重樓屬植物新種
重樓屬(Paris)植物,常生於深山老林,葉單輪,生於莖頂,形如傘狀,在單輪葉的上方生花1朵,花萼葉狀,形似第二輪葉,與其單輪葉組成重疊樓台之狀,故得“重樓”之名。由於本屬中許多種類的單輪葉常為7枚左右,故常也俗稱為“七葉一枝花”。其根莖的幹燥品是民眾熟知的名貴中藥材“重樓”。中醫認為,重樓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等功效,是雲南白藥、宮血寧膠囊等多種著名國藥準字號中成藥的重要配方成分。而“七葉一枝花”在民間則是眾所周知的蛇藥,在民間眾多治療毒蛇咬傷的配方中,總少不了“七葉一枝花”這一重要藥材。
2011年春季,胡光萬等人在雲南東北部的昭通市威信縣開展植物資源調查過程中,發現一植株形態十分特別的重樓屬植物居群,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發現其與重樓屬所有的已知種類都有較大差別。照片和製作好的臘葉標本被送到世界重樓屬植物分類學研究權威專家李恒先生手中,這位重樓屬分類學泰鬥也稱未曾見過此種,並鼓勵對此植物進行深入研究。
在王青鋒研究員和胡光萬研究員的指導下,博士生徐準、魏能等人在接下來的幾年間,對重樓屬植物開展了係統分類學研究。通過充分的文獻查閱和標本比對、詳細的形態學研究、以及分子係統學重建整個重樓屬植物的係統發育關係,都證明采自雲南東北部的這種重樓屬植物為尚未被記載的植物新種。該新種的葉片狹披針形,莖和葉背腹麵均被短毛,花基數4-5,雄蕊3-4輪,花柱基深藍紫色,子房不完全3-5室,具不完全中軸胎座,能清楚地與本屬其他種類區分開來。
作者們為對李恒先生在世界重樓屬植物分類學和資源學研究上做出的巨大貢獻表示敬意,同時感激其對晚輩們不遺餘力的培養,將該新種命名為李恒重樓(Paris lihengiana G.W. Hu & Q.F. Wang),新種描述與命名文章最近發表在植物分類學國際期刊《Phytotaxa》上。李恒先生從事重樓屬植物研究數十載,主持了國家第一批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重樓屬植物綜合研究”,全世界超過一半的重樓物種由她發現並命名,她構建了世界重樓屬植物演化機製的理論體係,並率領團隊完成了對重樓屬的綜合研究。近年來,由於市場需求巨增,野生資源匱乏,“重樓”已成為稀缺名貴中藥材,為了保護野生資源,同時為使山區人民增加收入,年過八旬的李恒先生還經常前往偏遠山區,給各級農林業管理和技術人員開設重樓知識講座,並親自指導山區農民種植重樓,在重樓種植中的種類鑒別、品種選擇等關鍵技術上給予了重要指導,為雲南、湖北、湖南等省山區重樓種植產業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被山區人民親切地稱為“重樓奶奶”。由於李恒先生在科學研究和產業指導等方麵做出了重大貢獻,2016年,被九三學社中央授予“九三楷模”稱號。今年三月,恰逢李恒先生九十華誕,李恒重樓的發表給其生日獻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
李恒重樓目前僅在其模式產地被發現一個居群,且個體數量非常稀少,根據IUCN標準,其瀕危等級被評估為極度瀕危。未來還需要在其模式產地及鄰近地區開展更多的調查和研究,以拯救這種珍貴的重樓屬植物資源。
論文鏈接:https://www.mapress.com/j/pt/article/view/phytotaxa.392.1.4
圖1. 李恒重樓(Paris lihengiana G.W. Hu & Q.F. Wang)形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