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首頁 > ManBetX > 科研進展

武漢植物園在接骨木屬植物的民族植物學研究上取得進展

  接骨木屬(Sambucus L.)為莢蒾科(Viburnaceae)植物,大約包含29個公認物種,在世界各地分布廣泛。本屬植物多為速生的草本、灌木或小喬木。葉常為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卵狀披針形至卵狀橢圓形,邊緣常有鋸齒。花序生於枝條末端,花為黃白色或粉紫色,常組成濃密的複聚傘花序。果實通常為圓形漿果狀核果,顏色豐富多樣,成熟時常有輕微香味(圖1)。

  武漢植物園的研究人員對全球接骨木屬植物的民族植物學、植物化學、毒理學和已知藥理特性等現有信息進行了總結、分析和綜述了解其科學內涵,進一步揭示相關研究的空白。分析結果表明,接骨木屬植物中,許多種類是天然藥物的重要來源。全球許多地區,它們已作為傳統藥物被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如骨折、風濕病、糖尿病、呼吸和肺部疾病、炎症性疾病等。接骨木屬植物藥理作用來源於其豐富的活性成分,這些活性成分是植物發揮藥理活性的重要因素。接骨木屬植物含有多種不同類型的化學成分,如:酚類化合物、萜類、脂肪酸、凝集素、生物堿等。目前,共從本屬植物中分離出約425種生物活性成分。藥理學分析顯示,該屬植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糖尿病、抗炎、抗抑鬱、保護骨組織等突出的藥理活性,且大部分活性功能與其傳統用途相關,證明其傳統用途的有效性(圖2,圖3)。 

  越來越多的藥用植物被用來治療各種疾病,它們的安全性已成為全球廣泛關注的問題。在接骨木屬植物中,相當多的研究表明,來自一些物種的諸如氰苷和凝集素等化合物具有潛在的毒性,可能會危及生命。所以在本屬植物的藥用應用方麵,還需要通過臨床試驗對功效進行進一步驗證。本研究總結了接骨木屬植物的傳統藥用用途,說明它們可作為現代藥物的替代品。然而,目前現有的數據在指導對其進行科學合理應用上還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對該屬植物的傳統用途和藥理活性,以及分離的生物活性成分的作用機製和毒性進行更多的調查研究,以闡明其在治療效果和安全臨床應用方麵的藥用潛力。 

  研究結果以“Ethnobotany, Phytochemistry,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of the Genus Sambucus L. (Viburnaceae)”為題,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上。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961143026, 31970211)和中科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SAJC202101)等項目的支持 

  本研究在胡光萬研究員的指導下,主要由肯尼亞籍留學生Emmanuel Nyongesa Waswa 和國內碩士研究生李靜共同完成,學科組其他幾位學生也參與了文獻調研和分析。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ep.2022.115102 

接骨木屬植物。(AB):奇數羽狀複葉,小葉邊緣具鋸齒;(C):莖和枝;

D):複聚傘花序;(E):白色的果實,(F):紅色的果實,(G):黑色的果實。


2 接骨木屬植物的民族植物學用途及生物活性研究


從接骨木屬植物中分離得到次生代謝物的主要類型其及主要活性功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