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植物園五位老外打造鬱金香展 30件花藝作品暗藏
圖1:廢舊電腦主板與鬱金香 打造的《美麗的“錯誤”》。
圖2:洋設計師在討論布展方案。
昨天,武漢植物園鬱金香花藝展完成換花,由來自荷蘭、比利時等國的安妮、麥克斯、皮姆、斯蒂夫、托馬斯5位世界頂尖花藝設計師打造的30件花藝作品,以全新姿態再度亮相。這些造型獨特、極富創意的作品,通過“瘋狂的鬱金香”、“科研的對象”、“藝術的殿堂”、“鬱金香花毯”、“鬱金香的全球貿易”等7個小主題,講述“鬱金香自己的故事”。武漢晚報記者采訪發現,不少作品充滿了奇思妙想。
有一件花藝作品,種植容器被製作成抽象的兩片銀杏葉,表麵飾以天然蘆荻花。容器中,一叢鬱金香剛剛綻放。設計師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植物“活化石”銀杏樹。兩片“銀杏葉”圍合成的容器,搭配西方人眼中高貴美麗的鬱金香,本意“合加銀杏”,諧音寓意“合家迎幸”。
花藝師皮姆製作了一座高達3米的鐵藝花瓶,外麵用從東北運來的500多塊白樺樹皮裝飾。花瓶從中間裂開,一束束鬱金香在裂縫中怒放。這件作品的含義是:鬱金香在瓶中等待時機,為盛放積蓄力量;花瓶則默默靜候著生命的綻放。靜謐的花瓶與蓄勢待發的鬱金香形成鮮明對比,烘托出美麗即將綻放時的激情與驚喜。
設計師用150塊廢舊電腦主板,做成一麵獨具特色的景觀牆,牆上12個鏤空“小窗”內,各擺放著一束鮮豔的鬱金香。這些電腦主板,是設計師煞費苦心,從北京舊貨市場淘來的。別的作品幾乎都用蘆葦、樹皮、稻草、枯藤等天然材料,作為作品的配飾,這件作品為何反其道而行之?
作品想告訴人們,正常的鬱金香,花朵是呈杯狀的,而鸚鵡型鬱金香卻顛覆了鬱傳統的鬱金香形象。它們有著卷曲的花瓣,裂開的花瓣邊緣,碩大的花朵,以及絢麗的色彩和條紋,乍看像展翅欲飛的鸚鵡(“國泰”就是其中一種)。鸚鵡型鬱金香極為珍貴,它們不能在實驗室裏被製作出來,而隻能通過自然變異產生。這種變異過程如同電腦感染病毒,致使基因出現突變。專家挑選出變異植株進行選育,從而培養出新的鸚鵡型鬱金香品種。因此,這種“錯誤”是“美麗的錯誤”。
記者明眺生 通訊員陳長麗
(原載於《武漢晚報》2015-3-5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