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南京植物園瀕危植物區
植物園有一個“瀕危植物區”,這個區域看起來雜草叢生,滿布荊棘,卻遍地都是“寶藏”。這裏“潛伏”著華東、華中地區六七十種國家級瀕危植物。比如第四紀冰川侵襲之前,在地球上繁盛一時的水青樹,比如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蛛網萼……
在南京中山植物園的東北角,有一片在遊客看來是“荒地”的區域,這裏滿是“雜草”:爬藤植物、灌木……昨天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記者前往植物園探尋植物多樣性。來到這片“無人區”,你會發現這裏非常潮濕,而高大的樹木也擋住了陽光入侵,讓這裏很有“原始森林”的感覺。南京中山植物園植物分類學專家姚淦介紹,植物園是故意不修剪、清理和打掃這片區域的,讓環境更加原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
一直深入“瀕危植物區”,你在潺潺流水聲中,可以看到一株比較瘦弱的樹木,如果沒有專家一旁介紹,你一定以為它就是一棵雜樹,而這棵高10米左右的水青樹是植物園上世紀80年代從四川引入,專家曾在臥龍山區看到過高二三十米、長了幾百年的水青樹,“因為人類的砍伐,它們隻殘留在人跡罕至的陡坡、深山峽穀裏。”水青樹來南京20多年後,還能生存下來很不容易,有些瀕危植物引種過來後,因為不能適應環境便會枯死。比如,和水杉、銀杏一起被譽為植物界的“國寶”、第四紀冰川後殘留下來的植物銀杉,是中國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種,引種到植物園後,因為水土不服而無法生存。
灌木在大多數人眼裏也不值錢,而植物園裏有一塊四周都是雜草的灌木,卻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蛛網萼,因為蛛網萼的花萼不同尋常,本身有密集的紋路,和蜘蛛網非常相近,所以1米多高的野生灌木被命名為蛛網萼。而這灌木還會開花,不過要到下個月的下旬,開在樹冠,有點“鏗鏘玫瑰”的味道。同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的長葉榧,身高隻有一米多,它的生長速度極其慢,但是正因為生長得慢,它的根須非常發達,儲水能力很強,現在野外隻有在山勢陡峭的峽穀、陰坡才能見到了。